close

  

      近自然林是指透過人工生態造林復育的作法,營造接近於自然原始森林的樣貌,恢復森林的多樣性及環境永續,達到生態復育的目的,

 

100-1021 觀霧帶隊解說 (21).jpg - 4-3  觀霧--迷霧中的美麗後花園

 

      過去林業經營的人工林幾乎都是以木材價值作為依據的單一樹種種植,雖然可以生產木材產生利益,但是對於生態卻是一種破壞,原來棲息在森林中的生物也因環境限制而逐漸消失。

 

 

      近自然林營造的應用範圍:

  1.生態綠化:使用在地原生種做為生態景觀綠化,達到與周圍環境融合,藍山因擔任雪霸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的緣分,協助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周圍植栽的綠化,採集當地植物進行播種、扦插等繁殖培育,營造成為具有野趣的生態綠化,提供環境教育場域功能。

  2.復育營造:透過近自然林營造來復育環境,達成特定物種的復育,以觀霧山椒魚復育棲地營造為例,在十幾年的志工服務中達成觀霧山椒魚的環境營造,做為環境教育的場域,提供前來雪霸國家公園的遊客一個深入認識環境的機會,在不破壞原始棲地的前提下,達到深刻的體驗。

  3.火燒跡地:火燒山之後的林相恢復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以觀霧的雲霧步道週圍來說,在火燒山之30年之後仍維持在高山芒海狀態,在與觀霧山椒魚復育營造的棲地對比後更能觀察到差異;台北劍南山火燒山之後幾乎被芒萁覆蓋,透過近自然林營造可以加速林相的復原。

  4.林相改善:郊山經常會受到人為開發的入侵而破壞林相,包含種植薑、蔬菜、果樹及竹子等農作物,透過近自然林營造可以改善林相,逐步恢復原始樣貌。在台北的大崙頭山,即是利用近自然林的觀念逐步改善竹林等人為破壞,也有藍山的努力。

  5.廠房綠帶:廠房建設的過程難免有破壞,但是具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如台積電)重視生態復育與補償,以近自然林營造取代景觀樹種,輔以科學化的觀察監測,不但能降低生態衝擊,提供生態補償,甚至可以營造比建廠之前更具生態的環境。

  6.高山菜園廢耕地:台灣過去有大量的高山菜園,例如武陵農場、清境農場等,在廢耕後土地已經破壞殆盡,土壤過鹼、硬化、缺乏腐植質、無法蓄水,重新再種植樹木是一件艱辛的事,透過種樹的不斷試驗才能找到適合當地的方式,比起火燒跡地會是更大的挑戰難度。

  7.平地造林:過去平地幾乎都是和山地造林一樣的觀念,通常是以木材價值、景觀樹木培育及生產副產品做為依據,經營林下經濟,但卻面臨滿20年後不再補助之後是否砍除的難題,但木材價值低落。如果推廣近自然林的生態意義,從環境角度出發,或許會是解方。

  8.都市林經營:都市林是與人最親近的樹木,分布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每天接觸,但從景觀的角度卻幾乎都是一整排的單一樹種,整齊劃一變成了美感的習慣。從行道樹、社區公園進行都市林營造,如果都市小森林就在你我的身邊,生態就會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103-0706  觀霧山椒魚棲地營造工作假期 (58).jpg - 4-3  觀霧--觀霧山椒魚棲地營造及生態中心

 

      近自然林的好處:

  1.恢復自然生態:

  2.不同樹種扮演不同的功能

  3.多元功能性:開花的美感、花香、花色、採果等功能

  4.季節更替的景觀美質:

  5.多層次的葉色:

  6.生物利用:

  7.生態價值:

  8.復育物種:

  9.預防雨刷沖蝕:多層次的樹冠減緩雨水降落的速度,減少土壤沖刷及流失。

  10.保水:樹冠與地被吸水保水

  11.預防森林火災: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已造成各國野火肆虐,在近自然林造林時可融入防火樹種,預防火災。

  12.降低病蟲害:單一樹種容易引發病蟲害的發生,可藉多元樹種預防。

  13.都市小森林的療癒功能:

  14.種樹引風:透過多層次林木設計,引風進入都市,緩解改善熱島效應。

 

  

      近自然林營造的工作:

  1.基地調查:瞭解環境是營造的第一步,尤其是在經過人為破壞的基地,更需進行基地調查。

    (1)物候條件:雨量分布、乾季雨季、氣溫週期、風向風速、空氣濕度等環境條件。

    (2)現地物種:包含喬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相,以及棲息期間的動物資源。營造過程保護而減少破壞。

    (3)地形地貌:坡度、水池等。

    (4)土壤檢測:土壤酸鹼值、EC值、土壤質地、透水率、硬度等檢測。

  2.樹種選擇:

    (1)多層次植物:近自然林包含大喬木、小喬木、灌木及地被等四個層次的植物,不是只有喬木。

    (2)少量多樣化:同一科的樹種不超過30%,同一樹種不超過10%。

    (3)適地適種:每個基地的物候條件都不同,應綜合考慮緯度、海拔、溫度、濕度、風力等評估因素,選擇適合的樹種。

    (4)在地原生種:與周圍環境融合,串連環境成為生態廊道。

    (5)在地特色植物營造:

    (6)提供生態價值:

    (7)功能性:例如在火燒跡地種植防火樹種,在螢火蟲棲地營造時依據物種的棲息環境需求進行復育。

  3.樹苗培育及取得:

    (1)採購:許多原生樹木均因工程需要而被廣泛培育,容易採購取得。

    (2)培育:採種、播種、育苗。

    (3)土地公種樹:土地開發時保留表土,完工後回填表土,會是最佳的做法,表土內保存的種子可以自然播種發芽,是最省事的做法。

  4.造林種植施工:

    (1)季節:對於種植後無法澆灌給水的區域,利用雨季進行種植工作無疑是第一要件,季節不對往往徒勞無功。

    (2)植穴:

    (3)密度:樹木間距

  5.撫育:

    (1)給水:大多數的近自然林營造沒有水源而仰賴雨水,因此雨季種植成為要件;可以提供澆灌的營造基地可以排除雨水的限制,有更大的成功機率。

    (2)標示:樹苗加上明顯標示的竹支柱,避免砍草時誤傷,一般都會在竹尾塗上紅色油漆。

    (3)砍草:種植初期雜草長得比樹苗更快,雜草容易造成樹苗被覆蓋死亡,需要每年砍草2-3次,持續約3年,直到樹苗長高成林為止。

    (4)結構性修剪:小樹期間的結構性修剪對於後續的樹木結構與樹型有很大的影響,可以用很短的時間達到很大的效益。

  6.生態調查及監測:

 

 

      近自然林營造時雖然種下的都是小樹苗,但是樹木的成長速度卻是令人驚喜的成就,只要樹種對了,時機對了,撫育的工作做好,樹苗紮下穩穩的主根之後成長為穩定而健康的樹木,不必幾年就會超越種植大樹的速度,而且是能夠抵禦颱風、乾旱等天災,長成後也不再需要澆水、施肥、砍草等府預措施,回歸自然。

 

 

      藍山在近自然林營造的工作上持續了十幾年,除了志工服務之外,公司同仁也是每年春雨一來幾乎都在山上冒雨拼搏,在適合的時機種下希望的樹苗,期許能夠繼續努力,為大地復育更多的近自然林,為環境做出一點點努力與成果。

 

 

 

 

延續閱讀---

 「台積公司營造首座近自然林,成功復育九種稀有植物」

 「你的縣市適合哪一種原生樹? 林務局台灣原生植物指南出爐 園藝景觀、公共工程都適用」

  印度迷你森林營造「Afforest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