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陰的天,涼涼的風,邀請家人去新竹的「十七公里海岸線」騎自行車,免得假日時小朋友都呆在電腦和電視前。
頂著微風,悠閒的騎了11公里,粉蘇胡的旅程。
以香山的「風情海岸」為起點,將海岸的軍事碉堡改建成廁所,將廢棄的閒置空間再利用,也給人方便。
騎自行車的人超多的,竟然整路都是人,沿路算來少說也有上千人,原來騎自行車旅行的風潮真的很熱!
香山的海岸是有名的溼地,因為地勢和緩,假日時本來就會有許多人來玩。
退潮時,海水可以退後好幾公里遠,耙蛤蠣、抓螃蟹都是好玩的玩法。
漲潮時,海水前進的速度很快,跑給海水追的樂趣也是難得的記憶!
長久以來,一直有許多的工業區、垃圾場覬覦這片土地,因為地勢和緩,填海造陸的成本很低,可以創造出好大好大的一片陸地。
還好,香山濕地的保留,不但為豐富的生物留下無限生機,更創造了今日的遊憩聖地。
自然是不可復原的珍貴資源,經濟開發的勢力還好並未戰勝。
人工種植復育的紅樹林逐漸成型。
如今已經成為茂密的紅樹林。
長達17公里的新竹市自行車道,路況很好。往北的新竹縣17公里最近也已經完工,連結成為一條海岸風景線。
沿途的「金城湖」和「南寮漁港」也有良好的停車空間、廁所和自行車出租店,租車超方便。
期待苗栗縣境的自行車道能夠盡快施工,將龍鳳漁港到香山這段海岸串聯起來。
今年暑假的公司旅遊,從綠島回來時,我們還特地到關山騎自行車環鎮。
如今,家旁就有這麼好的自行車道,沿途還有許多小漁港,可以欣賞到豐富的自然景觀。
前朝政府在關山、豐原及新竹等地建立了許多良好的自行車道,奠定了今日的自行車風潮。
明年,馬的政府編列了60億的經費要蓋60公里的自行車道。我很期待,一公里造價一億元的自行車道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