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家的流蘇正準備盛開。
讀農專時在炎熱的屏東,還沒有機會認識流蘇。
直到畢業後在桃園的花卉農場工作時,才第一次見到流蘇,藍山就愛上了流蘇的雪白、清雅。
葉片乾乾淨淨的,青翠的嫩綠。
對於流蘇總是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人覺得很輕鬆而沒有壓力。
大概是因為流蘇的低調,沒有一般庭園樹木的霸氣,總是靜靜的窩在庭園角落,不太引人注目,直到開花時才讓人驚艷駐足。
根系也是低調,不會有破壞建築結構的危險,很適合小庭園或空中花園作為庭園的主樹。
流蘇是台灣的原生樹種,原產於林口台地及湖口台地,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因此很少能見到粗大直徑的大樹,其中最有名氣的大概是「台大校園的70年流蘇樹」。
因為稀少,流蘇在以前大多被用來作為政府綠化工程時綁標使用,難得一見。
十幾年前,政府開始推廣種植原生樹種之後,山老鼠更加猖獗,原本稀少的流蘇在原生環境就更加絕跡了,已是瀕臨絕種的樹種!
但也因為市場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樹農願意投入播種、繁殖、栽種的生產工作,才慢慢的有了數量。
因為稀少,流蘇一直都是非常高貴的樹種,貴到嚇死人。
因此,希望能將流蘇推廣到庭園之中的想法一直很難實現。
今年終於找到了更便宜的來源,流蘇的價格也平民化了。
藍山也可以用力的來收集樹形優美的流蘇,更廣泛的設計、推廣到庭園作品之中了。
因為負責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原生苗圃維護管理工作,去年在苗圃前種下幾株流蘇,今年已經開始盛開了。
自己默默的在園區種下樹苗﹝沒算錢的,只因為自己喜歡在雪霸看到她的身影﹞,看著她的成長,心裡是滿足的。
原生樹種因為人類的破壞環境而絕跡,卻也因人類的喜愛而慢慢的廣見於居家庭園之中,是該諷刺?還是該慶幸?
後記:
兒童節,復興鄉買樹,為了欣賞三株巨大的流蘇樹,拜訪大溪木雕國寶游禮海老先生,流蘇已經開完了花,庭園內的松樹、台灣朴樹、油杉卻更有看頭,交流樹木的欣賞與管理,相談甚歡,老先生欣然邀請我們入內欣賞他的木雕與攝影作品,意外的有了一場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饗宴。